王垠退学了。刚听到这个消息,颇为惊讶。这可是我景仰的清华大牛啊。我从他那里学到了emacs、LaTex、metapost(虽然还学得不怎么样), 有不知多少人也都是受他影响,才了解自由软件哲学,窃以为王垠是国内自由软件哲学最重要的传道者了。这样的大侠竟然退学了,还是挺为清华可惜的。
看过他的退学申请,觉得王垠说的的理想或许还是过于浪漫,但看了这个博客(http: //spaces.msn.com/members/lametropolitan/)上的内容,觉得如鲠在喉,不吐不快,就瞎扯两句。
说王垠浮躁的人,总爱说科研是不确定的,无法预先看出问题的重要与否,故而王垠觉得没用的课题不见得无价值,于是王垠就成了好高骛远、不懂科研。我也不懂 科研,自不敢说科研是什么样,但我觉得每个领域同等重要总是不可能的、同等有趣也是不太现实的。
打个比方,我们自小被教育,任何工作(我指合法的)都是光荣的、具有同等的价值,可事实上没有多少人觉得在机关看大门和在大学当老师是一回事,且不说世俗 的待遇上的不同,就算给你一样的待遇,你在这个工作中所能得到的满足感、成就感也不会是一回事。否则大家拼命追求高学历所为何来,一个本科生赚的钱也未见 得一定高过一个中专职校生,高级技工钱再多也未见得有人甘于寂寞。主要还是所能获得的满足感、成就感有相当不同,或因社会影响、或因自己感受。我们不能说 一个人不愿当技工而去读书就成了浮躁、好高骛远。
科研所代表的事业是伟大的,可不是搞科研的每个人做的事都是伟大、同等重要的,就连繁华如北京上海香港纽约也有夕阳朝阳产业之分,各个学科、学科内部也有 有活力的部分与难有进展甚或没落将死丝的分支。大家名家们之所以伟大,才智是一方面,他们总是出现在那些重要、而又正在发展的分支上也非偶然,命运选择他 们,但他们也不是在赌六合彩。虽然很多时候一些重大发现不可预计,单枪匹马开创一个分支在历史上也非罕见,所以我们只好说每个分支都要研究,但重要性还是 不一样的,选择有趣、重要而又还没有过分发展的分支,世俗地讲有机会成名成家,客观地说所能得到的满足也不同。记得陈省身曾说当年与他才智相当的人有不 少,但都成就不如他,主要原因还是他选择的课题是20世纪数学发展的最重要分支之一(大意如此);丁肇中选择理论还是实验物理时,人家也告诉他,理论物理 学家的成就是有限的,而是实验物理学家的贡献是一定的。所以我们不能以成败论英雄,因为这有偶然性,可也不能将换课题视作浮躁,因为这也有必然性。
我们是普通人,我们没能站在风口浪尖上,就算看到大浪打来,也未见得有从头来过、迎头直上的勇气,可这不意味着别人的追求就是好高骛远、就可以嘲笑;我们 找不到更好的学术评价体制,只好以paper为中心,可也犯不着把它美化的完美无缺、无懈可击,我们不能解决问题,总该在解决它的路上吧,再不济也不能当 它已经解决了。
批评王垠的人,有的是对王垠善意的规劝,有的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被鄙视了,有的是因为说到了他们想到却又不敢想的问题——理想与现实,说到底,我觉得王垠事件是理想主义与现实的冲突。
但愿王垠一路走好!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